当前位置: 首页> 保教之窗> 精彩生活

图书推荐:怎么说孩子才会听

任苗 发表于:2019-03-31


 序言:
    怎么说话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,不用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。听到这里,你可能会说。你还没有孩子呀,干嘛要学习亲子教育的书呢?这么说吧!就算你还没有孩子。可是你肯定当过孩子,肯定和父母起过冲突。这本书里的内容会让你明白,为什么有时候爸妈那么说你只会嫌他们烦。同样的话,应该怎么说才能做到皆大欢喜。
    就当我们很熟悉的一个例子来说吧。

    一个孩子对他妈妈说:“妈,我热!”

   “热什么热呀,没听见外面刮风吗?赶紧把秋裤穿上。”

   “不,我热。”

   “胡说。这冷的天,你想冻死啊!必须给我穿秋裤。”
   “我就不。”
   “诶!”
    这样的对话呀,听着耳熟吗?家长总是会做一些自认为对孩子非常好的事儿。结果,孩子不但不领情,反而会觉得那是一种折磨。亲子关系当中,父母怎么说才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听你的话,这可是一门学问。今天我们有说到这本书,《如何说才会听,怎么听孩子才肯说?》就是专门想和孩子说话的学问的。
    其实,“爱”这门学问,一点儿也不高深。说白了,就是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一个和自己平等的谈话对象。对孩子表示出足够的理解和尊重,就像蹲下来和孩子目光平时的交流一样。父母爱孩子,就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感受,并且尊重这种感受。慢慢的,父母就会看到理解,而是人,因为被尊重而愿意合作,亲子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。
   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,阿黛尔·法伯和伊莱恩·玛兹丽施。阿黛尔·法伯是纽约大学教育学硕士,曾经当过八年高中老师。伊莱恩·玛兹丽施是纽约大学舞台美术专业毕业。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——妈妈。两位作者,每人都有三个孩子。因为在和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,总是出现各种问题,这让他们非常苦恼。两位妈妈主动学习,去上了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海姆·吉诺特的亲子教育课。然后,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方法。后来他们跟着吉诺特这位老师办讲座,跟无数父母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。很多人听了都建议他们把这些方法写成一本书,来帮助更多的父母,有了这本《如何说才会听,怎么听孩子才肯说?》。这本书在1980年一出版就成为畅销书,后来的不断再版。仅仅是在美国,他的销量就超过了300万册,还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,在全球都非常受欢迎。很多父母把他视为亲子教育方面的圣经。虽然他出版至今已有30多年,但书里提到的父母所面临的问题,却几乎没变。这也是这本书,一直到现在还畅销不衰的原因。
    另外,这本书的厉害之处还在于,他没有说什么空洞的大道理,全都是具体的操作办法,实用性特别强,一听就可以上手。那这本书到底讲的什么方法呢?不卖关子了。下面我们马上就来,说一说这本书的重点内容。书中主要介绍了三种和孩子说话的方法。第一个方法是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,允许孩子表达伤心难过。第二个方法是,不用刻板印象评价孩子,撕掉你和其他人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。第三个方法是对孩子的赞美,不要说虚幻,要落到实处。
    

    1.我们先来说一说第一个内容——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。允许孩子表达伤心难过。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开开心心的,如果孩子闹情绪了,很多父母都觉得要马上干涉。告诉孩子,不要难过,这件事没那么严重。
    比如说,妈妈刚下班回到家,孩子就跑过来一边哭一边说,自己最喜欢的小汽车找不到了。在大人眼里,这不算什么。不过孩子都哭了,那就安慰安慰吧!于是你说:“没事啊,别哭了,这有什么大不了的。汽车找不到就玩别的嘛。”结果孩子哭的更厉害了。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你刚才说的话,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拒绝和否定。孩子想让你理解他有多难过。但你在否定孩子的感受,告诉孩子,你的这种感受是错的。这个对话继续下去,有的父母会接着说:“我给你买一个一模一样的好不好?”没想到啊,孩子并不领情,听你这么说啊,可能更会提高音量。“不,我就要我的小汽车。”这时候你已经不想再什么慈祥的爸妈了:“这孩子,简直是无理取闹。”
    你看。这就是父母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孩子的结果。你觉得孩子不可理喻?孩子也觉得你不可理喻。那当父母的应该怎么说才有效呢?作者认为,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。想让孩子听你的话,你首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。当你面对一个充满负面情绪的孩子,最重要的不是马上去改变她的情绪,让她开心起来,而是换位思考。想想,这个时候,如果你是孩子,可能会有什么感受。
    比如回到刚才那个场景,父母这么说可能效果会更好。
   “妈妈妈妈,我的小汽车,不见了。”
   “哦,小汽车不见了?有点难过,是不是?”
   “小明一起玩来着。就找不到了。”
   “我记得你很喜欢这个小汽车。”
   “那是我最喜欢的小汽车。”
   “那找不见,是挺让人难过的。来妈妈抱抱你吧!”
    你看,就是这么简单的几句话。孩子听了就会感到安慰。因为有人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。“有点难过,是不是?”就是打开对话的那把钥匙。孩子知道父母愿意和他们一起来面对这些感受。难过,也就不那么可怕了。所以,父母的姿态,是帮助孩子面对负面情绪的关键。
    还有一种情况,孩子只会哭闹,什么话都听不进去。怎么办呢?这本书也给出了相应的对策。首先,作为成年人,我们应该知道的一点,那就是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哭闹。如果你问他,他依然不愿意说发生了什么事儿,那说明孩子处在极度难过中,但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。这时候你需要借助一点想象力,帮助他们表达出来。比如孩子用画笔画出自己的感受,书中举了一个例子。
    有一次,作者伊莱恩家里三岁的儿子,躺在地上,大发脾气,乱踢乱叫。作者蹲下来递给他一支铅笔和一张纸,当孩子哭累的时候:“来,告诉我你有多生气,把你的感受画出来!”儿子听了,立刻跳起来一边使劲的划圈,一边说:“我很生气,这么大,这就是我有多生气。”你说:“你真的是非常生气啊!”又给了他一张纸,说:“再画给我看看。”孩子还是很激动地在纸上乱画一气,就把第二张纸画满了。……就这样啊!四张纸以后。他已经安静了许多,并且说自己要开始画高兴的感觉了。然后。就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。
    这种做法的好处,在于并没有对孩子的感受视而不见,也没有因为自己感受不好,就勒令孩子不得哭闹,而是尊重孩子的感受,先帮他表达出来,和他一起接纳这种感受,耐心等待这种情绪过去。在面对孩子的时候,很多时候啊,我们是急不得的。哪怕你今天学会了这个方法,在实际应用的时候,还是要耐心等待孩子愿意打开心扉。
    特别是当孩子大一点,有了自己的心事的时候。父母的接纳,有时候不在于追根究底,而在于陪伴。书里举了这么一个例子。有一位妈妈,回家看见自己十岁的女儿,坐在沙发上,情绪低落,眼里含着泪。于是妈妈在女儿旁边坐下,搂着她小声说:“看来是心情不好哦。”然后再也没说话。就这样,安静的陪着女儿坐了十分钟。女儿叹了口气,对妈妈说:“谢谢妈妈我现在好多了。”一个小时以后,女儿在自己的房间里唱起了歌。妈妈知道,他的情绪已经过去了。
    在教育界有一句特别著名的话:只有你自己,才最了解你的情绪。孩子也不例外。所以有时候,父母的陪伴和愿意聆听的态度,比语言的意义要大得多。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。与其在旁边问“怎么了?你没事吧?”让孩子不知所措,还不如呢,安静的陪着她,让他自己去处理情绪。在这个过程里,还能让孩子的心智更加成熟。

    好,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。和孩子说话时,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,允许孩子表达出伤心难过。这意味着,你要换位思考。哪怕孩子再小,也不要轻易否定她的感受,而要全神贯注的倾听,并且适当的给出回应。还要帮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。对于那些已经处在情绪崩溃边缘的孩子来说,让他们画出自己的情绪,是一种好办法。对于年龄,更大一些的孩子,无声的陪伴,帮助他们疏导情绪,是最好的方式。

    2.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这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,不要用刻板印象评价孩子。有撕掉你和其他人,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

    本书作者阿黛尔,在书里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。他的儿子大卫出生之后,足足有五秒钟都没有呼吸。护士一直拍他的后背,他也没有反应。所以护士脱口而出:这孩子是个倔脾气。阿黛尔听说不太高兴,但他还是记住了这句话。后来,每当儿子怎么哄都不肯停止哭闹,每当儿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时候,阿黛尔总会忍不住说:你真是个倔脾气。再后来,这就成了儿子身上的一个标签。他知道妈妈认为她是一个倔脾气。因为妈妈对他来说差不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。所以慢慢的他自己也认为,妈妈说的没错,自己就是一个倔脾气。为了符合这个倔脾气的形象,他越来越倔,经常在家和阿戴尔做对,这些阿戴尔都忍了。直到有一天,儿子学校社团的团长给阿黛儿打电话说,您的孩子个性太强,在社团里总是固执己见。别的孩子都挺讨厌她的。阿黛尔一听,原来他所谓的倔脾气,可能无意之中害了孩子。如果孩子一直这样下去,将来怎么和别人相处呢?一定要改。但这个改的源头,首先在于自己一定要撕掉孩子身上的标签,再也不说她倔脾气了。这样才能让孩子慢慢转变过来,相信他并不是一个那样的人。

    除此之外,阿黛尔在和孩子相处、说话的时候,还会着重指出,他有哪些行为表明他根本就不是他自己和他周围人以为的那样,也就是要强调他和刻板印象不一样的地方。比如说有一天下雨,由应该穿什么样的鞋子去学校争论起来。孩子要穿新鞋,而妈妈认为应该要穿靴子,否则会弄湿鞋子,让脚受伤。后来大卫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,让妈妈不用担心,他不穿靴子去了学校,脚会一直湿着。她穿着旧运动鞋去了学校,然后带着干袜子和他的新运动鞋换上。阿黛尔表扬儿子的这一行为非常机智。尽管儿子不会因为这一次谈话就彻底转变过来。但是这样说的次数多了,儿子渐渐会相信,他也可以是灵活变通的,并不一定是个倔脾气。
    有的时候,孩子身上的标签来自外界的评价。这时候,父母也可以用类似的办法,向孩子说一些过去的事例,证明孩子并不是别人所说的那个样子。书里举了一个例子。一个小男孩回家以后,跟妈妈说,体育课上,自己跳绳,没跳过去。老师呢,说她协调性差。可能大部分家长听了这话都会觉得不高兴:我家孩子什么样我还不知道吗?凭什么说我们家孩子协调性差呀。然后呢,就会对孩子说,别听你们老师的,他瞎说呢?可这样做,不会让孩子对自己的协调性,更有信心,还会让孩子觉得老师不靠谱。这时候,父母先撕掉孩子协调性差的标签,恢复孩子的信心。
    同时,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事例,说明孩子的协调性很正常。比如说,妈妈记得你是我们小区第一个不用辅助轮,就学会骑自行车的孩子。那时候你才四岁半。还有你会倒立啊!你的协调性并不差,只是那一下没跳好而已。下次要好好发挥啊!这样说可以换取孩子愉快的记忆,让他意识到自己并不像别人评价的那么糟糕。

    这就是作者给出的第二个内容,不要用刻板印象评价孩子,撕掉孩子身上的标签。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话,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。所以不要轻易的给他贴标签。如果孩子身上已经有了很多标签,你可以多对他进行正面评价,还可以帮助他回忆起一些特别的时刻。这些都有助于让孩子重新认识自我。

    3.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这本书的,第三个重点内容:对孩子的赞美,要落到实处才能发挥最大作用。
    在教育界有一种理念叫赏识教育。这种教育提倡与赞赏,孩子的方式来强化孩子的行为。这就是我们印象里那种严苛的,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很不一样。所以,这个理念一度受到很多父母的追捧。他们相信,好孩子是夸出来的。一时间大家都在对孩子说,你好棒。你是最优秀的。的确,比起那些整天被父母数落的孩子。那些经常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,自我感觉会更好,也更愿意接受挑战。
    同时,必须注意,赞赏不应该是空洞的。如果只是随口说说的赞美,会带来许多新问题。比如说,他会让孩子过分追求赞赏。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做的每一件事,都能得到家长的表扬。时间一长,就会形成一种赞赏依赖症。如果哪一次没有得到及时的表扬,他就会一直追问,我棒不棒啊,我是不是最好的?那孩子做事情的初衷就变了味儿。而且一旦孩子意识到你的赞赏,只是随口说说,甚至会反感这些空洞的赞赏。
    作者阿伊莱恩就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件事。有一次的孩子拿着一幅画过来问她:妈妈,你看我画得好吗?伊莱恩马上说,多好的一幅画啊!孩子接着问:怎么好了?伊莱恩压根没想到还有这一问,只好硬着头皮说:怎么好?嗯,这幅画多好啊!太漂亮了。结果还是听完,孩子就说:哼,你根本就不喜欢。
    你可能会觉得这孩子也太难说话了吧?妈妈夸了她,她还不高兴了?其实这种心态换到成年人身上也有。比如说,谈恋爱的时候,很多女生最喜欢的男生就是我漂亮吗?一般男生都知道,该毫不犹豫的回答,漂亮啊!女生紧接着就会问,那你说我哪儿漂亮?要是男生只会说,嗯嗯,说不上来。

    这下麻烦就大了!你看,这就是空洞的赞美带来的副作用。这么说吧,甭管大人还是小孩儿,你的赞美不走心,就别怪人家不配合你演出。
    在这本书里,作者给出了赞美孩子的正确方式,那就是大人要具体描述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表现,让孩子知道你的肯定不是一种敷衍。伊莱恩在书里举了一个例子。有一天他四岁的儿子又拿着自己画的一副涂鸦过来,问画的好不好?你想啊!孩子的涂鸦作品,这让人怎么夸呢?但这次伊莱恩换了个方式。他没有简单地说好或者不好,而是试着去描述自己看到的东西。他对孩子说:我看到你换了一个圈,又一个圈。这还有一个拐弯。那边还有好几个点点。儿子听了之后狂点头。伊莱恩进一步问:那你怎么会想到要这么画呢?儿子想了想,一脸骄傲地回答。因为我是个艺术家。

    你看,这么表达你的肯定和赞赏,可以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和认可自己的能力。这比单纯说一句,你真棒,要有用的多。
你可能以为这个办法只适用于表扬四五岁的小孩子,但实际上他对于表扬大孩子,甚至是成年人来说都很有效。比如说,女朋友给你织了一条围巾。该如何赞美他才能最大程度显示出你的感激呢?只会赔笑脸,夸好看肯定是不够的。你可以试试这么说:你这围巾啊,送的真是太是时候了。摸起来好暖和,我最近正缺围巾呢,而且这围巾很大,你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吧。女朋友听了,十有八九都会乐开花的。这就是夸到了点子上。
    这就是这本书的,第三个重点内容,有时候,一位空洞的赞赏孩子你真棒,会让他们很反感。而具体的描述你所看到的,或者感受到的事情,会让赞美事半功倍。

上一篇文章: 春分细语,萌娃找春天

我来评论

登录后才可以评论
如果您已经登录,请刷新页面